家有老父和病母
  上周末,新安晚報、安徽網記者驅車來到長豐縣下塘實驗中學。從1968年起,楊倩蘭的父親楊興文就在學校里當起了保安。
  楊倩蘭的家是學校的宿舍,兩間磚瓦房,傢具都是學校給的。眼前的老楊,穿著舊得發黃的T恤,與年齡不相符的藍色系帶帆布鞋,斑白頭髮下是張佈滿皺紋的臉。“都是學生穿舊了扔掉的,爸爸撿了回來。”楊倩蘭偷偷告訴記者。
  此時,楊倩蘭的母親嘴裡正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,表示歡迎。高中住校以後,每次楊倩蘭往家裡打電話,都能聽到母親在一旁興奮地叫著。但是,母親與女兒的交流只能靠見面時比劃手勢。有時候想說的話表達不出來或者女兒理解不了的時候,母親都會急得嗷嗷大叫,滿頭是汗。
  被人誤認為“爺爺”
  妻子沒有收入,家中生活全靠老楊一個月800元的工資。為了省錢,老楊在學校里燒水,在屋後種蔬菜。家裡的親戚也不時過來送點米、面和一些葷菜。
  在楊倩蘭小學4年級的時候,小學校長知道老楊家生活困難,就讓他幫住得遠的孩子燒飯。第一天,當楊倩蘭興奮地站在校門口等來送飯的爸爸時,周圍的同學都笑哈哈地說,“楊倩蘭,你爺爺來了。”
  楊倩蘭說,她當時就大聲喝止了同學,說是她父親。“我特別傷心,更害怕爸爸聽到了,他傷心。”雖然楊倩蘭也疑惑為啥相比同學的父親,自己父親的年齡那麼大,但一想到父親含辛茹苦地養育著她,她就什麼都不想說了。以後老楊來學校,楊倩蘭都提前跟小伙伴們打招呼,讓大家不要亂叫。
  一切都是為了女兒
  楊倩蘭高中是在肥東讀的。住校後,懂事的她每頓飯都控制在3塊錢以內,穿的衣服也總是班服。“同學們都不知道我家裡的情況。我就是想多省一點,畢竟爸爸年紀也大了。”楊倩蘭背過臉去,用手擦拭了一下眼睛。
  看到別的同學有手機,老楊也想給女兒買,可楊倩蘭說什麼都不要。有一次,老楊興奮地搬回幾台學校處理的舊電腦,但怎麼搗鼓都沒反應。“是壞的,爸爸不知道,當寶貝一樣撿回來,想給我用。”
  今年高考,楊倩蘭取得了理科513分的好成績。等待錄取通知書的日子雖然開心,但老楊也很擔心,“東拼西湊,學費仍然不夠。”老楊說,日子雖不容易,但怎麼也不讓女兒出去打工掙學費。“她比我的眼珠子還金貴,再苦再累,我也要供她大學畢業。”本報記者 宛婧/文 王從啟/圖
  和其他人不一樣,每當楊倩蘭的父親到學校時,有同學會說,“楊倩蘭,你爺爺來了。”雖然是句無心的話,但她還是會傷心地掉眼淚。父親70歲,母親是聾啞人,全家每月只有800元的收入。在倍感生活艱辛的同時,18歲的楊倩蘭始終懷有一顆渴望學習的心。今年高考,她考了513分,超理科一本線24分。
  楊倩蘭第一次和父母合影。  (原標題:父愛不老,呵護她一路前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l14dlds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